查看原文
其他

如何通过回译学英文(8)

Soren团队 经济学人双语精读 2022-06-09
8月5号开盘后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七,当天经济学人官网上发表文章分析称:
人民币贬值是市场对美国关税的自然反应。


这是文中句子的汉语译文,我们想一想,如何把这句话回译成英文?
先分析一下:
这句话包含两方面信息:
(1)人民币贬值;
(2)这是市场对美国关税的自然反应。

我们先把(1)翻译成英文:The Chinese currency has weakened / devalued / depreciated.
再把(2)翻译成英文:That is a natural market response to America’s tariffs.


下面问题来了:如何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?


【版本一】最简单的莫过于 and 了:
The Chinese currency has weakened, and that is a natural market response to America’s tariffs.

【版本二】(1)句作主干,把(2)句改成定语从句:
The Chinese currency has weakened, which is a natural market response to America’s tariffs.

【版本三】(2)句左主干,把(1)句改成 that 引导的主语从句:
That the Chinese currency has weakened is a natural market response to America’s tariffs.

在句子“The Chinese currency has weakened”前加一个 that,变成主语从句的形式。“That the Chinese currency has weakened”在整个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名词,作主语。


相比之下,版本一的译文句子结构比较松散,有些拖泥带水的感觉,而版本二三的句子结构更紧凑一些。


而《经济学人》是怎么说的呢?我们看一下原文:
《经济学人》原句:
A weaker Chinese currency is a natural market response to America's tariffs.


对比之下,我们发现《经济学人》的版本更加巧妙:把汉语里的句子“人民币贬值”转化为英语里的名词结构“a weaker currency”,用形容词 weaker 表达出汉语“贬值”的意思,把两句话融为一句话,复杂句变为简单句,句子信息没有减损,但行文更加简洁、利落。


这体现了英汉转换的一个规律:汉语里的「变化性动词」,常常转化为英文里的「形容词比较级」的形式,这样能使信息更为浓缩,句子结构更为紧凑,表达也更加“洋气儿”。


“变化性动词”是我自己给起的一个名字,它是指能体现出事物前后两种状态的变化的动词,比如文中的“贬值”(货币从高价值到低价值的转变),还有“增加”“加强”“减少”“扩大”“改善”“提高”“放缓”等词。




我们再看一个句子:
中俄两国领导人承诺要加强经济合作


了解这个规律之前,我们可能会说:
Leaders of both China and Russia promised to strengthen economic cooperation.


现在可以怎么说呢?拿出纸和笔来写一写,然后再看答案:
Leaders of both China and Russia promised better / closer / stronger economic cooperation.


版本一中用了四个词,而版本二中只用了三个词就把意思完完整整地表达出来了,更加简洁,而且符合「英文倾向于多用名词、少用动词」的特点。



再举个例子,2018年11月3日的《经济学人》中有篇文章讲到了中国股市,文中有句话翻译成汉语是这样的:


从化学企业到芯片制造企业,欧洲公司都抱怨在华销售量降低


“销售量降低”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 sales drop / fall:
From chemical firms to chipmakers, Europe’s companies have complained that sales in China have dropped.


但思考之后,我们可以把汉语里的变化性动词“降低”,改成英文里的形容词比较级 lower / weaker 的形式,使句子更加简洁、清爽:
From chemical firms to chipmakers, Europe’s companies have complained of weaker sales in China.


版本一中通过宾语从句表达出“销售量降低”的意思,而版本二中用了一个名词词组就表达出同样的意思。

同样的道理,「苹果手机销量下滑」,我们就可以说 lower iPhone sales.




我们再通过这个规律看一个英译汉:
2019年1月19日的《经济学人》中有篇文章讲到了人口老龄化(ageing population),文中说到:
More old people, in turn, means higher health-care costs. 


我们一开始可能会字对字地译成:
反过来,更多的老年人意味着更高的医疗成本。


是不是很别扭?
考虑到这一规律,我们可以把“more people”处理成“人口增加”,把“higher cost”处理成“成本上涨”,把名词结构换成动词表达,更符合「汉语多用动词」的习惯:
反过来讲,老年人口增加会推动医疗成本上涨


这才是人话。


【结语】
在读外刊中,除了记一些单词词组的意思外,我们更要学会去感受语言,善于总结规律、应用规律,才能让自己的表达更加地道。



昨天我在新浪微博@Soren是个书呆子  中分享了“人民币破七”的表达,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(微博和公众号内容不重合):




“阅读原文”一起来充电吧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